【資料圖】
天鵝寶寶悠閑地“坐”在天鵝媽媽背上,四處游蕩,有時還會將毛茸茸的頭藏在天鵝媽媽豐滿的羽毛下……近日,一幕溫馨的場景被市民拍下。專家解釋稱:這是游禽常出現(xiàn)的“羽護”現(xiàn)象。
“天鵝寶寶坐在天鵝媽媽背上,就像我們小時候被媽媽背著一樣。毛茸茸的,太可愛了!”游客都喜歡這樣溫馨的畫面。不久前,攝影愛好者蘇建敏在頤和園也拍到了同樣的場景。
“天鵝媽媽低下身子,天鵝寶寶就會順勢上去,好像在求‘庇護’,有時候還會有三四只同時在天鵝媽媽背上,特別好玩。”攝影愛好者蘇建敏興奮地說,“這樣的場景我們叫‘上背’,遇到難拍到更難。都等了兩三年了,這回終于拍到了,感覺特別幸運!”
蘇建敏告訴記者,攝影愛好者有個“觀鳥群”,誰發(fā)現(xiàn)鳥類信息都會及時分享,天鵝寶寶‘上背’是攝影愛好者每年都很關注的,通常會在頤和園、圓明園等公園出現(xiàn),今年她看到有人分享信息后第二天馬上就去了頤和園,蹲了三四個小時,在臨近傍晚時才拍到滿意的照片。
對此,北京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表示,這是游禽常出現(xiàn)的“羽護”現(xiàn)象,就是大鳥會用羽毛保護幼鳥,在每年游禽的繁殖期比較常見。“就北京來說,在秋冬季,像頤和園、圓明園等公園水域里養(yǎng)的天鵝媽媽通常會下蛋,經過約48天天鵝寶寶就會破殼而出,之后便會跟著媽媽下水,有時會爬到媽媽背上跟隨一起覓食。這樣的行為有三個好處,第一是有利于幼鳥躲避天敵,第二是天鵝寶寶在天鵝媽媽的羽毛里會感覺比較舒適,第三就是便于天鵝喂食幼鳥,利于天鵝寶寶的成長。”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