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今年特殊天氣和整體生產現狀,依據玉米品種特性、成熟度、田間長勢和種植情況等條件,圍繞“搶收減損”,以“五適”為發(fā)力點,選擇適宜收獲方式、收獲時期、機收方法、農機參數和貯藏方法,力爭實現高效率、高質量收獲,確保顆粒歸倉。
根據區(qū)域條件和品種特性,選擇適宜收獲方式
果穗收獲:主要對應本市北部山區(qū)春播種植中晚熟品種地區(qū)和南部平原夏播玉米地區(qū),成熟時籽粒含水率高于25%,宜采取機械摘穗的方式收獲,經晾曬后再用機械脫粒。
籽粒直收:主要對應本市早播早熟的春玉米地塊,成熟時籽粒含水率低于25%,可利用玉米籽粒聯合收獲機直接進行脫粒收獲,減少晾曬再脫粒成本。
青貯收獲:主要對應本市南部平原夏播玉米晚播晚熟地塊,可整株粉碎收割后作為青貯飼料裝填入窖。
根據籽粒成熟度和天氣情況,判斷適宜收獲時期
籽粒玉米:籽粒玉米應在成熟完全后收獲,主要判斷標志是籽粒脫水變硬乳線消失,籽?;?胚下端)出現黑帽層,并呈現出品種固有的色澤。此時可根據玉米籽粒成熟度(含水率)選擇適當的收獲方式,以籽粒含水率高于25%或低于25%作為選擇機械穗收或機械粒收方式的標準,秸稈同時粉碎還田或作為畜牧飼草使用。
青貯玉米:最佳收獲期判斷標志為乳線位于籽粒頂部起往下1/2~2/3處,此時植株含水量65%~70%。
天氣狀況:根據當時的天氣情況確定適宜收獲期,合理安排收獲順序。如籽粒玉米收獲期遇降雨迫近,應適當提前收獲。部分青貯玉米種植地塊如因前期降雨無法收獲,可適期改收籽粒玉米。
根據田間環(huán)境和長勢,確定適宜機收方法
泥濘濕田:在較為泥濘的濕田中,應在收獲前2~3天,選擇開溝排水散墑的方式,排干田中積水,做到充分散墑。收割時間最好選擇晴天、空氣干燥的時間段,以減少損失。若仍有積水或土壤濕度大的地塊,宜選用履帶式收獲機,防止陷車。
倒伏地塊:收獲倒伏玉米宜選用割臺長度長、傾角小、分禾器尖能夠貼地作業(yè)的玉米收獲機;對于倒伏方向與種植行平行的玉米植株宜采取逆向對行方式收獲;對于倒伏方向不一致的玉米植株宜采取往復對行收獲作業(yè)方式。作業(yè)時收獲機分禾器前部應盡量貼近地面,并適當降低收獲速度確保正常作業(yè)性能。
根據種植情況,調整適宜農機參數
做好機具維護和檢查:充分做好玉米聯合收獲機的保養(yǎng)與調試工作,使機具達到最佳工作狀態(tài),確保機具在整個收獲期能正常工作。
按行距調整農機割臺參數:北京市玉米種植行距以55~60厘米為主,應根據玉米種植行距選擇匹配的收獲機割臺,種植行距與割臺割行中心之間的差距在±5厘米以內(寬幅多行收獲時在±3厘米以內),超過此限則應更換割臺適宜的收獲機。
按穗位高確定收割高度:北京市玉米主栽品種穗位高一般在90~120厘米,應根據玉米穗位高確定合適的收割高度,降落割臺到合適位置使摘穗板或摘穗輥前部位于玉米結穗位下部30~50厘米處。
根據收獲方式,使用適宜貯藏方法
籽粒貯藏:籽粒收獲后應充分暴曬或烘干處理,入庫前籽粒含水量控制在14%以下方可安全儲藏。儲藏中應注意防潮、去雜和霉蟲,通風散濕。新收獲的玉米更應保持干燥和低溫條件,做好防霉防蟲工作,才能確保安全。
果穗貯藏:選擇果穗貯藏的方式,應注意離地、通風和防水。玉米果穗貯藏必須留存離地間隙,可選擇透氣材料為底墊,避免玉米穗和地面直接接觸。貯藏前應篩除霉變果穗,去凈玉米苞葉,貯藏時注意通風保管。同時準備好防雨材料,做好苫蓋準備。(文、圖:柯南雁、裴志超,蘭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