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雪車雪橇用英語怎么說,也懂得如何向外籍運動員介紹防疫手冊……近日,延慶賽區(qū)志愿者住宿服務保障工作專班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聯(lián)合舉辦志愿者保障協(xié)調會,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會上獲悉,冬奧會賽時階段,北二外將有近400名大學生志愿者提供服務,其中八成以上志愿者將重點提供英語、法語、俄語、德語等語言服務,所有志愿者將累計提供10種語言服務。
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延慶賽區(qū)將迎來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農業(yè)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化工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19個高校的近2000名志愿者。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根據學校特色和志愿服務場景的不同,各個學校提供的志愿服務也各有特色。比如,北二外將重點提供語言服務。
在協(xié)調會上,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團委副書記趙磊介紹,學校總共招募儲備志愿者近400人,其中專業(yè)志愿者300余人,通用志愿者50余人。專業(yè)志愿者分為對外聯(lián)絡和媒體運行兩個專業(yè)領域,服務場館集中在延慶賽區(qū)和首都國際機場。通用志愿者為酒店住宿領域,主要負責賽會期間酒店服務。其中,超過八成志愿者將提供語言服務。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志愿者本身素質過硬,隊伍中80%通過英語專業(yè)等級考試,40%的志愿者掌握法語、俄語、西班牙語等第二外語能力,涵蓋10種語言,全部志愿者都有過參與志愿服務的經歷。在此基礎上,學校還專門制定了“冰雪語者”培訓方案,結合教學資源,針對冬奧專業(yè)英語和外事服務能力提升,通過“小班授課”、“場景模擬”等形式,為志愿者設計開展合理、高效的短期技能培訓。
“在冬奧會賽時,大部分志愿者將和代表團和運動員直接接觸,需要掌握冬奧會和比賽相關的專業(yè)詞匯,所以我們的培訓方案包含這些專業(yè)知識;模擬則是盡可能提供一些實踐感強的演練,設置一些冬奧會期間可能的服務場景,同學們扮演不同的角色,嘗試志愿服務。”趙磊告訴北青報記者。
北二外英語學院大二學生錢申驍已經完成了學校的志愿者崗前培訓,主要是參加5次大型線上培訓和進行50多次冬奧相關內容短視頻學習。據他介紹,每周一到周五,培訓老師專門準備了冬奧英語翻譯訓練,“老師前一天會給中文的一段話,讓我們進行翻譯練習,第二天會給出英文,讓我們精進練習。”錢申驍說。對于參加冬奧會志愿者服務,錢申驍已經做好了準備,在報名冬奧會志愿者前,他已經累積了105小時的志愿服務時長,主要是“進學校、進社區(qū)”為學生和街坊鄰居普及冬奧會基礎知識,也為與冬奧會結緣打下了良好基礎。
隨著冬奧會臨近,北二外組織近200人次志愿者赴延慶冬奧村、高山滑雪中心實地踏勘演練,讓同學們能盡早熟悉冬奧會賽時的工作環(huán)境。趙磊介紹,冬奧會期間,志愿者將統(tǒng)一入住延慶,服務加上隔離時間很長,回到學校將不早于明年3月。為此,學校也專門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間的工作方案,將工作前移,在志愿者培訓中,除了重視冬奧知識等方面的培訓,還著力進行了疫情專項培訓。比如,針對在首都機場服務的志愿者培訓了隔離服的正確穿戴方法,為志愿者們準備了充足的樣衣進行演練,確保他們服務期間的安全。
在協(xié)調會上,延慶賽區(qū)志愿者住宿服務保障工作專班相關負責人員也就賽時志愿者日常生活保障情況與學校負責人進行了交流。為了解決志愿者“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后顧之憂,團市委專門牽頭成立了延慶賽區(qū)志愿者住宿服務保障工作專班。專班先后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農業(yè)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華北電力大學進行調研,針對學校的情況,給予相應的志愿者保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