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雷雨再次成為北京上空的“座上賓”,霸屏不斷。氣象部門預計,未來三天北京雷雨頻頻,局地還可能出現強降雨,市民出門一定要隨身攜帶雨具。
昨天的降雨大體可以分為兩波。昨天凌晨左右,順義、平谷、密云等地持續(xù)出現強降雨,降水分布極不均勻。順義、平谷、密云先后升級發(fā)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北京市氣象臺于27日08時50分發(fā)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
據市氣象臺統(tǒng)計,26日15時至27日6時,全市平均降雨20.5毫米,城區(qū)平均降雨10.1毫米,全市最大降雨出現在順義,達221.3毫米。順義、平谷、密云三個區(qū)內共有39個站累計降雨量超過100毫米,達到大暴雨量級,順義接近特大暴雨量級。
隨后,降雨時斷時續(xù)。城區(qū)上午以分散性陣雨或雷陣雨為主,中午前后有短暫間歇期。到了下午,西南部地區(qū)的降水再度發(fā)展,第二波降雨開始了。石景山、豐臺、門頭溝、海淀等地陸續(xù)發(fā)布暴雨預警。市氣象臺發(fā)布的27日12時至19時降水量顯示,全市平均9.1毫米,城區(qū)平均20.5毫米,西南19.6毫米,西北1.8毫米,東北1.7毫米,東南1.2毫米,城區(qū)最大降水在石景山蓮石湖,152.9毫米,全市最大降水在石景山蓮石湖,152.9毫米,最大雨強出現在石景山麻峪,17-18時一小時降水量74.9毫米。昨天12時至19時,豐臺、石景山、門頭溝、海淀共計9個站降雨量超過100毫米。北京全域仍處于雷電藍色和暴雨黃色預警中。
受降雨影響,昨天北京氣溫略有回落,悶熱感有所緩解,但老人、兒童等體弱易感人群還是要注意防暑、勤補水。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未來3天,北京多降雨,氣溫整體平穩(wěn)。其中,28日北京將有雷陣雨,北轉南風二三級,最高氣溫29℃。29至30日,本市仍有降雨天氣,鑒于天氣形勢還在調整,請市民務必關注臨近預報、預警信息。
進入7月以來,本市多強降雨天氣,土壤含水量接近飽和,山區(qū)和淺山區(qū)的山洪、地質災害風險高。市規(guī)劃自然資源委和市氣象局于昨天18時聯合發(fā)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藍色預警。未來48小時,北京密云、平谷、懷柔等山區(qū)有發(fā)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風險。氣象部門提醒市民,近期盡量減少或避免前往危險地帶、河道、地質災害隱患區(qū)域活動,提高強對流天氣和次生災害的防范意識。
今年第6號臺風“煙花”已于25日中午和26日早晨兩次登陸我國,中央氣象臺昨天發(fā)布氣象災害風險預警,預計27日夜間至31日,浙江中北部、安徽南部、山東中部、北京東北部、天津北部、河北東北部和遼寧西部等地部分地區(qū)地質災害氣象風險較高,山東中部局地的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高;山東中部、河北東北部等地局地山洪災害氣象風險高;江蘇中部、安徽東南部、山東中部、河北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qū)中小河流洪水氣象風險高。北京市氣象局于7月26日23時10分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雨)Ⅲ級應急響應。
應對
密云水庫啟動預泄洪
為應對本輪降雨,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水務局了解到,26日晚,該局主要領導視頻指揮調度順義、懷柔、密云、延慶、平谷等區(qū)應對工作,要求強化值班值守,加強預報預警和洪水調度,重點加強山區(qū)中小河道、山洪溝道和水庫防御,提醒屬地提前做好人員轉移工作,順義、密云、懷柔城區(qū)強化積水內澇應急排水。
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對本市主汛期降雨的情況分析,后續(xù)還將有幾次強降雨過程。為科學應對密云水庫臨近汛限水位階段運行管理,妥善處理好安全度汛和水庫蓄水關系,科學精細實施密云水庫洪水調度。“按照《海河流域超標洪水防御預案》及市政府批復的《2021年北京市密云水庫超標洪水防御預案》,根據當前汛情研判,經報請市政府同意,市水務局采取小流量預泄分級調度模式,自7月26日16時起實施預泄調度,初始下泄流量45立方米每秒,留出較多庫容調蓄后期洪水,并視后期降雨來水情況,相機調整調度方案。”該負責人指出。
同時,本次降雨主要在潮白河、薊運河流域,山區(qū)河道、山洪溝道水勢呈小幅上漲態(tài)勢。其中沙廠水庫削峰率38.6%,黃松峪水庫削峰率36.3%,西峪水庫削峰率34.9%。
市水務局強調,目前本市正值“七下八上”主汛期,結合“7·12”“7·18”降雨應對和近期全國嚴峻防洪形勢,全市水務系統(tǒng)已從常規(guī)防汛轉到主汛期防大汛的工作模式上來,面對可能發(fā)生的極端強降雨和因此可能引發(fā)的流域性洪水,堅決確保汛期防洪排澇工程安全、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城市運行安全。
豐臺石景山海淀三區(qū)啟動防汛特級響應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排水集團了解到,為應對本輪降雨,昨日17時30分,集團運營的豐臺區(qū)、石景山區(qū)及海淀區(qū)等區(qū)域防汛響應已經升級為特級響應。
據了解,7月26日22時50分,北京氣象臺發(fā)布暴雨黃色預警,集團按照防汛一級響應做好備勤準備。為應對早晚高峰,27日6時、17時,集團防汛單元根據雨情出動,開展道路巡查。根據雨情,集團于昨日17時30分,將集團運營的豐臺區(qū)、石景山區(qū)及海淀區(qū)等區(qū)域防汛響應升級為特級響應。
響應啟動后,集團防汛指揮部指揮到崗指揮,集團防汛辦公室及各分指相關人員到崗,集團所有泵站人員全部在崗,共計備勤大、中、小型搶險單元205組、車巡處置組18組、人巡打撈組159組,累計備勤出動防汛人員2463人。同時,實施城區(qū)廠網河一體化調度,11座再生水廠最大能力抽升處理,為管網騰容14萬立方米,各水廠總計抽升水量118.54萬立方米,以最大能力處理來水,減少合流制溢流污染,保障汛期城市運行安全和河道水環(huán)境質量安全。
截至昨日19時00分,根據集團雨量計監(jiān)測數據,平均降雨量為35毫米,最大降雨出現在衙門口地區(qū),為157.1毫米;集團雨水泵站運行正常,累計排蓄量10萬立方米。
(記者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