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工第一日,杭州城區(qū)漫天飛雪,西湖再現(xiàn)斷橋殘雪,南京更實現(xiàn)人手一個“冰墩墩”。寧波在雨水“浸泡”一整天。
虎年以來,南方已出現(xiàn)兩輪大范圍雨雪過程。第一輪發(fā)生在1月31日至2月3日,第二輪是正在進行的2月5日以來大范圍雨雪,強度明顯強于第一輪。
今天起,冷空氣影響收尾,南方的雨雪天氣將明顯減弱,降水相態(tài)將轉(zhuǎn)為以雨為主,但影響范圍仍將十分廣泛。南方不斷有暖濕氣流與南下補充冷空氣相遇,形成降水。
因此,一直到11日,浙江、安徽、江蘇、湖南及重慶等多地難見陽光,陰雨模式都將“超長待機”。
今起三天,江南大部地區(qū)的最高氣溫普遍在5℃上下,最低氣溫更是在冰點上下徘徊,多地遭遇“濕冷魔法”攻擊,分分鐘被“凍透”。
寧波昨天沒能等來一場雪,“大風警報”倒是卻不請自在。受弱冷空氣和海上低壓共同影響,今天白天寧波沿海海面有7~9級、漁場8~10級東北大風,請注意防范。
你準備好應戰(zhàn)“大風吹”了嗎?市氣象臺早上發(fā)布的天氣預報看,今天陰局部有小雨,明天陰有時有小雨;高海拔山區(qū)今天到明天有時有雨夾雪或雪。今天最高溫僅有6-8℃,明天最低氣溫僅有2-4℃,山區(qū)0~-2℃,有薄冰。
過年前,四明山的大雪吸引了不少市民爭相上山觀雪,不少人就是沖著霧凇去的。其實,有時候我們看到的霧凇其實是雨凇。其實二者的差別還是很大的。雨凇和霧凇都是樹掛,但“材質(zhì)”卻不同。
雨凇形成時為典型天氣是微寒且有雨,風力強、霧滴大,多在冷空氣與暖空氣交鋒,而且暖空氣勢力較強的情況下才會發(fā)生。
霧凇形成的苛刻條件首先是,既要求冬季寒冷漫長,又要求空氣中有充足的水汽。其次,霧凇的形成要求既天晴少云,又靜風,或是風速很小。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間有云時,削弱了向外的長波輻射,使地面氣溫降低較慢,晝夜溫差相對較小,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就不會凝結(jié)。
值得提到的是,一般出現(xiàn)雨凇就沒有霧凇,有霧凇就很難出現(xiàn)雨凇,兩者較難同時出現(xiàn)。因為雨凇需降雨量多,且氣溫達到零度以下才可以形成;霧凇是由于霧氣大,形成時水份較少,還要溫度極低才形成。
最后,出現(xiàn)地區(qū)不同。雨凇一般出現(xiàn)在南方地區(qū),尤其是冬季冷空氣侵襲的時候,非常容易出現(xiàn)雨凇。而霧凇一般出現(xiàn)在我國北方,尤其是東北一點地區(qū),冬季霧凇景象非常壯觀。當然,南方地勢比較高的地方,例如黃山、廬山等都有可能出現(xiàn)霧凇景象。
綜合寧波天氣中國天氣網(wǎng)